- 中文名
- 元修
- 别 名
- 元脩、元孝则
- 国 籍
- 北魏
- 民 族
- 鲜卑
- 出生日期
- 510年
- 逝世日期
- 534年
- 职 业
- 皇帝
- 庙 号
- 显宗
- 谥 号
- 孝武皇帝、出皇帝
- 陵 墓
- 云陵
- 在 位
- 532年—534年
- 年 号
- 太昌、永兴、永熙
北魏孝武帝人物生平
编辑北魏孝武帝早年经历
元修,一说名元脩,字孝则,为北魏孝文帝元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是妾李氏。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1]
他初封为汝阳县公、任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建义年间,辞散骑常侍一职,为平东将军、太常卿,后来又为镇东将军、宗正卿。530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河阴之变后政局一片混乱,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间,隐为乡农。[2]
北魏孝武帝登基为帝
中兴二年(532年)高欢击败尔朱氏,欲立北魏孝文帝子汝南王元悦为帝,因无法服众,只得退而选择元修。斛斯椿从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辗转寻到元修,元修道:“这该不是把我出卖了吧?”高欢遂亲自前来陈诚,泣下沾襟。元修方才入京,四月廿五日(6月13日)即位。[3]
元修即位后与高欢的长女结婚,夫妻彼此都没有感情。元修与三个堂姊妹姘居,将她们都封为公主。其中,他最喜欢公主元明月。534年元脩与高欢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时,元修于七月廿八日(8月22日)率一部分兵众,偕同情妇明月及明月的哥哥元宝炬等入关中投奔其妹的未婚夫宇文泰。
北魏孝武帝入关被弑
同年十月十七日(11月8日),高欢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十日后迁都邺。闰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以元修淫及从姊妹有伤大雅为由,把元明月和元修都给杀死,改立元宝炬为帝。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西魏。
北魏孝武帝人物评价
编辑《北史》:帝性沈厚,学涉,好武事,遍体有鳞文。
《魏书》:性沉厚少言,好武事。
北魏孝武帝史籍记载
编辑北魏孝武帝家庭成员
编辑祖父:孝文帝元宏
祖母:贵人高照容
父亲:广平武穆王元怀
母亲:李氏
后妃
永熙皇后高氏
公主元蒺藜
三公主都是元修的堂姐妹
- 参考资料
-
- 1.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学孝武皇帝讳修,字孝则,广平武穆王怀之第三子也。母曰李氏。帝性沈厚,学涉,好武事,遍体有鳞文。
- 2.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二年中兴二年,高欢既败尔朱氏,废帝自以疏远,请逊大位。欢乃与百寮议。以孝文不可无后,时召汝南王悦于梁。至,将立之,宿昔而止。又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
- 3.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中兴二年,高欢既败尔朱氏,废帝自以疏远,请逊大位。欢乃与百寮议。以孝文不可无后,时召汝南王悦于梁。至,将立之,宿昔而止。又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弥望见洛阳城西有天子气,候之乃帝也。于是造第密言之。居五旬而高欢使斛斯椿求帝。椿从帝所亲王思政见帝。帝变色曰:“非卖我耶?”椿遂以白欢。欢遣四百骑奉迎帝入毡帐,陈诚,泣下沾襟。让以寡德。欢再拜,帝亦拜。欢出,备服御,进汤沐。达夜严警。昧爽,文武执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劝进表。椿入帷门,罄折延首而不敢前。帝令思政取表,曰:“视,便不得不称朕矣。”于是假废帝安定王诏策而禅位焉。即位于东郭之外。用代都旧制,以黑毡蒙七人,欢居其一。帝于毡上西向拜天讫,自东阳、云龙门入。
- 4.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帝既以明月入关。蒺藜自缢。宇文泰使元氏诸王取明月杀之。帝不悦,或时弯弓,或时推案,君臣由此不安平。闰十二月癸巳,潘弥奏言:“今日当慎有急兵。”其夜,帝在逍遥园宴阿至罗,顾侍臣曰:“此处仿佛华林园,使人聊增凄怨。”命取所乘波斯骝马,使南阳王跃之。将攀鞍,蹶而死,帝恶之。日晏还宫,至后门,马惊不前,鞭打入。谓潘弥曰:“今日幸无他不?”弥曰:“过夜半则大吉,”须臾,帝饮酒,遇鸩而崩,时年二十五。谥曰孝武。
- 5.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3-08-26]
词条标签: